下次我出门旅游,也想住局长家|文旅|巨婴|小长假|住建局

文/洛水钟鸣

(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)

游客在五一小长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,很正常哈。

走着走着发现找不到住宿的地方,也很正常哈。

找不到住宿的地方就打12345求助,还是很正常哈。

12345把诉求转给文旅局,文旅局也没办法,最后只能请游客住进局长家,仍然很正常哈。

你看,在这个世界上,有些事它就是这样,每一个步骤看着都很正常,但拼凑在一起,就很不正常。

你说游客不该求助吗?大老远的来都来了,总不能住在大街上?再说住大街上,城管局也不让啊。

你说局长不该邀请游客到家里住吗?那他还能怎么办,他文旅局又不是住建局,还能立马给游客盖个宾馆出来?

可是这个事不能往深里想。乍一看,它很温情,这就行了,可以打住了,就让大家的思维停留在“温情”这个层面上,就很好。

但要是再往深里想,这一家游客找不到住处,可以住局长家,如果十家游客都找不到住处呢?他文旅局所有班子成员的家,都不一定够住吧。

那文旅局是不是还要协调其他部门,让他们的班子成员也把家空出来给游客住?要不干脆以后每到小长假,当地所有干部的家都当成免费旅馆得了?

当然,没人会真的把这种偶发事件当成常态,但很多人在宣传这种事的时候,都倾向于把它当成一个正面典型来报道,这毕竟会产生一种很坏的示范效应:

以后,哪怕我明知道小长假出游会很挤,可能会找不到住处,我也不做任何准备。反正当地文旅局会给我兜底嘛。实在不行,我就住局长家里嘛。

前面说过,这种巨婴游客,有一两个,当地文旅局还能勉强应付,但要是多了呢?

还有,要是这些巨婴游客不去那里,而是去别处呢?是不是每个地方的文旅局长,都有义务让找不到住处的游客住在自己家里?如果他们拒绝这样做,会不会被喷“工作缺乏温度”“不及时回应公众诉求”“败坏了当地旅游的名声”?

如果从这个角度看,这位“温情”的文旅局长,可就是把全国所有的文旅局长,都架在火上烤了。以后但凡碰到个巨婴游客,这些局长们就赶紧收拾自家房子吧。

然而这还不是最麻烦的。更麻烦的是,这件小事,其实反映出好几个已经司空见惯、但又愈演愈烈的趋势。

第一,就是“有关部门”日益增长的灭火思维:甭管道理是啥,反正12345把诉求转我这来了,我得给他解决。就算解决不了,我至少也不能让他骂娘。

至于我让这个人不骂娘,会不会导致后面更多的人骂娘,那是管他娘的了。

第二,“文旅”正在日益成为一种“新型政绩”:仿佛哪里又火了、又成网红了,就说明这个地方的干部干得不错。这就导致很多地方的文旅部门,完全不考虑当地的环境承载力,一拥而上地大肆宣传,总之就是我先把人弄来再说,哪怕骗来呢,只要他来了,他在我这消费了,就是我的胜利。

可想而知,在这样的思想之下,那些“游客大喊退票”“官方声明道歉”的一地鸡毛,就再正常不过了。

第三,热门景点的拥挤仍在日益加重。毕竟中国人还是太多,而中国人的假还是太少,所以每个小长假,热门景点都会扎堆。

再加上有些人,其实压根不喜欢也不懂旅游,只是看到别人都出去玩了,自己也跟风凑热闹,完全不看攻略、不做准备,到了地方排半天队、挤半天人,也算到此一游,完成任务了。

这样的人越多,产生巨婴游客的概率就会越大,然而巨婴毕竟是巨婴,思维水平就摆在那里,也不可能再改变,所以破解这个难题的唯一思路,还真就只能是增加假期,并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,鼓励大家错峰出游。

要不然,咱还是考虑给每个省级单位都安排一个5天左右的“专属假期”吧,让每个省的人,都有机会在别的省的人不放假的时候,到全国各地去浪,这样他们就不会订不到住处了。

真有个别就是订不到的,也是极个别情况,当地文旅局长家里,大概还住得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