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板电器:走到十字路口的“厨电之王”|集成灶|子品牌|吸油烟机|家电行业

近年来,在中国厨电市场不断分化与转型的背景下,曾经以吸油烟机和燃气灶著称的老板电器需直面市场竞争加剧、增长疲软等挑战。

1

传统品类优势减弱,第二曲线难觅

老板电器2024年度财报显示,公司全年营收为112.13亿元,同比增长仅0.1%;归属净利润为15.77亿元,同比下降8.97%。营业收入几乎“原地踏步”,利润更是出现明显回落。而2025年一季度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.76亿元,同比下降7.2%,实现归属净利润3.400亿元,同比下降14.66%,下滑势头进一步扩大。

从收入结构来看,老板电器的营收依旧高度依赖第一品类——吸油烟机、燃气灶,这一部分占总营收的70%以上。然而,厨电市场趋于饱和,消费者对烟灶套装的购买欲望逐步减弱,导致这些品类的销量增长乏力。

历年数据显示,吸油烟机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72.1亿元下降至2022年的166.9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-0.8%。尽管老板电器在该品类维持着较高的市占率,但市场天花板导致该品类增长潜力有限。2024年,老板电器的吸油烟机产品实现营收54.55亿元增速仅2.51%。

大单品增长受阻,其他产品的表现则更加糟糕。消毒柜、蒸箱、烤箱、净水器和集成灶的跌幅均在10%以上。其中,集成灶的跌幅高达29.63%。

大单品增长乏力,多元化遇挫共同构成了老板电器当下的困境。

2

多品牌战略推进受阻,渠道转型挑战重重

面对大单品天花板的限制,老板电器曾试图通过“主品牌+子品牌”协同生态寻找突破。通过老板主品牌引领高端市场,其子品牌“名气”主打年轻消费群体与线上渠道,“金帝”则聚焦集成灶赛道,试图撬动新兴市场。

但实际成效仍存争议。根据前文所述,老板电器在集成灶市场进展并不顺利。同时,集成灶市场早已被火星人、亿田、美大等企业瓜分,竞争格局胶着,留给老板电器的成长空间并不宽裕。

另一个子品牌“名气”尽管借助抖音、小红书等渠道进行营销布局,但产品与主品牌存在价格区间和定位重叠的问题,未能形成明显的差异化,市场竞争力仍未提升。

销售模式方面,老板电器偏重线下渠道和工程模式,但是2024年老板电器的工程模式实现的销售收入同比下滑19.28%,房地产的冲击下工程模式受到了较大冲击。

另据报道,2025年以来,家电市场出现新的动向,家电厂家的业务员与商家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频次大幅减少。分析指出,这是受电商渠道崛起影响,造成线下市场趋于冷淡。

对于渠道“偏科”的老板电器,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。

3

“AI+烹饪”、海外市场,老板电器将走向何方?

重压之下,老板电器也在寻找别的出路。

在2024年财报中,老板电器表示公司已成立成都老板创新科技有限公司,加速AI大模型及数字厨电研发。公司推出行业首个AI烹饪大模型“食神”,借助DeepSeek通用大模型底座,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烹饪解决方案,日均服务超百万家庭。2024年,公司还设立了成都研究院,专注AI软件开发。

但也要看到,这些智能产品的市场教育仍处于初期阶段,消费者对“AI烹饪”的接受度仍有限,尤其在非一线城市尚未形成刚需。同时,当前AI大模型更多以内容推荐为主,未实现颠覆性场景创新,短期内对营收贡献相对有限。

老板电器的研发投入偏低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隐患。数据显示,老板电器2024年研发投入为4.1亿元,同比增速为6.8%,占营收比仅为3.7%。占比过低的研发投入能否成功孵化“AI+烹饪”恐怕需要打一个问号。

此外,奔赴海外市场正逐渐成为不少家电企业选择的方向。上市家电企业如苏泊尔、新宝股份和小熊电器均出现了国内营收下滑、国外营收上升的走势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国内家电市场由于激烈的竞争已经演变为存量市场,因此企业们选择转战海外市场。

然而,老板电器对海外市场的开发非常迟缓。2024年,公司海外地区实现营收6700万元,同比下降1.28%,占比仅0.60%。“走出去”如今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的一大潮流,老板电器若在海外市场慢人一步可能会错失重要的窗口期。

老板电器仍是中国厨电市场不可忽视的传统巨头,拥有扎实的制造能力和渠道基础,但是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变化,老板电器正逐步走入困境。来到十字路口的“厨电之王”需要做出选择了。(内容来源|远见资本局)
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